文章
雨后看見一群魚爬山?能離水7天去找水源,這魚是要進化成人?
2024/06/07

幾億年前一群魚爬上岸,後來進化成人類,而現在也有能上岸的魚,

它們甚至還能翻山越嶺去尋找下一處水源,最長堅持一周不碰水也能活著。

曾有人在樹上看見這種魚,發現的時候還是活的。據當地人說,這種魚會爬到1米5的棕櫚樹上去吸食果汁。

這種魚名叫「攀鱸」,又名「爬山鯽」、「太陽魚」、「鐵甲魚」,

廣東人叫它們「爬山猛」,南海當地稱之為「三幫婆」。文昌語稱「剪刀魚」,潮汕則稱它們為「巴毛」。

相信很多小伙伴們都認識,只是各地叫法不同。

攀鱸是如何在陸地上生存,又為何要不辭辛苦翻山越嶺?真的能夠爬樹嗎?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言不合就爬山的魚

攀鱸之所以能在陸地上也能生存,與它巧妙的呼吸器官有關。

與其他魚類一樣,攀鱸魚也長著魚鰓。

但在它們鰓內部上方,有一個輔助呼吸的器官,稱之為鰓上器或迷路器。其中龜殼攀鱸的鰓上器最為發達。

這種鰓上器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能幫助攀鱸納入空氣進行呼吸,直接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鰓有一部分化為鰓上器,在水中呼吸的能力就不及別的魚。

而且攀鱸沒有生長出用于水中潛浮的魚鰾,若是停止游動,很可能會沉到水底淹死。

因此它們不敢下潛太深,必須時不時的游出水面換氣。

攀鱸沒有腳,但它們的胸鰭發達,在陸地上的時候可以依靠擺動鰓蓋、胸鰭、

不停翻身等辦法移動,翻越堤壩、坡地,進行長途旅行不在話下。

攀鱸生存能力強,即便水質被嚴重污染,其他魚類無法生存而相繼死亡時,

它們仍能夠活得好好的。它們不但能很快適應重污染區域,而且最終會成為污染區域的絕對優勢種群。

攀鱸也因此成為了反映水體污染的指標物種。

當然,能夠在受污染的水中生存,不代表它們愿意在水中生存。

實際上,這些魚更喜歡一些干凈的水域,當它們感覺環境污染,

或者水里的魚太過擁擠時,就會跳到岸上,在地上攀爬遠行,尋找合適的新水域。

攀鱸上岸的熱潮會出現在雨天,因為陰雨天水體含氧量會下降,

整體空氣潮濕悶熱,水里的其他魚都會浮到水面呼吸新鮮空氣,更別提攀鱸這種「挑剔」的小魚。

另外,雨水有時還會沖刷許多泥土、雜質、污染物到水中,這些潔癖的小魚受不了,紛紛組團外出。

攀鱸遠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產卵,為了讓自己的寶寶們生活在一個舒適的水域里。

這些準媽媽們不辭辛勞,只為尋找一片魚少水優的好地方。

至于攀鱸魚上樹,目前唯一的記載是在1791年,一位名叫達爾多爾夫的丹麥博物學家,

偶然在樹上看到一條活的攀鱸魚,然后他從當地居民口中聽說,

這種魚會爬到棕櫚樹上去吸食果汁,于是就流傳了下來。

這位博物學家還將這件事寫在書上,并認真地分析了這種魚爬樹原理:

利用腮上的刺在樹的縫隙中托住自己,然后使用強有力的尾巴將自己往上推,

再用自己的臀鰭上的刺撐著縫隙,然后重復,用這種方式來向上運動。

就是一邊固定身子一邊往上推動,單看文字你是不是無法想象畫面,

那就不必想象,因為攀鱸爬樹的論證很快就被推翻。

攀鱸的魚鱗實在太厚,很多捕捉到的鳥兒無法下咽,最后都會將其丟棄

所以那條出現在樹上的攀鱸魚不是真正的爬樹魚,而是被鳥兒嫌棄丟掉的可憐食材。

無水也能活的魚

攀鱸爬樹只是一個誤會,但真有一種魚能夠爬到樹上,它的名字叫做彈涂魚。

彈涂魚的胸鰭進化出類似吸盤的結構,能夠把自己的身體吸附在樹上。

它們的胸鰭發達,胸鰭肌柄能前后自如運動。

在陸地上運動的時候,它們會先用胸鰭踏在地上,再把身子拖著向前,胸鰭的作用類似爬行動物的前肢。

作為同樣能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彈涂魚不僅用鰓呼吸,

還能用皮膚和口腔黏膜的呼吸作用來攝取空氣中的氧氣。 它們的鰓蓋嚴絲合縫,里面還能存儲一些水滿足需求。

除了攀鱸和彈涂魚,地球上還有很多能夠脫離水生存的魚類。

在非洲和南美洲,生活著一種用魚鰾當肺呼吸的肺魚,在干旱時,

肺魚會在泥沼中用不斷翻滾的形式建造一個球形巢穴,巢穴上方留一個小孔讓空氣進入,

然后在巢穴中休眠,等待雨季的來臨,這一次離開水的等待,最長堅持3年。

同樣能在陸地上生存的黑魚,與攀鱸一樣,靠著鰓上器進行呼吸,

依靠身子扭動在地上移動,它們的體型比攀鱸大得多,肉質鮮美,是不錯的美食。

泥鰍應該很多人都熟悉,它們在陸上呼吸主要依靠腸子。泥鰍的腸子又直又短,

上面布滿毛細血管,可以直接將吸進的空氣進行氣體交換,直接排除二氧化碳。

它們身上的粘液也同樣能輔助皮膚呼吸,不過粘液干了,它們也就窒息而死。

魚類想要在陸地上生存,最主要的是解決呼吸的問題,無論是利用鰓上器還是皮膚,

又或者進化出諸如腸子等用于呼吸的器官。

但這也只是暫時擺脫水,魚類始終需要依賴水來呼吸,就像人類擺脫不了空氣一樣。

目前也只有肺魚能離開水存活最久,但它是處于休眠狀態存活的。

所以魚被禁錮在了水里,人被禁錮在了地球上。

價值與養殖

攀鱸在我國分布廣泛,香港、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澳門、

海南島及云南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的濕地、稻田都有它們的身影。

對于這種神奇的小魚,很多熱愛小動物的朋友們就要問了,這種魚能不能吃。

首先,攀鱸過于強悍的生存能力領先其它很多魚,對環境適應力很強,

整體數量并不少,所以也不是什麼受保護的物種,所以答案是能吃的。

只是攀鱸并不算好吃,這種魚不但個頭小,刺多肉少,而且肉質松散,口感不好。

攀鱸身上長著堅硬的魚鱗,魚鰭上有尖刺。無論是抓捕還是進行食材處理,都很可能被割傷手。

攀鱸再小也是肉,不嫌棄味道又樂于動手的人,還要面對一個問題,就是鱸魚不干凈。

這種魚雖然在水里的時候白白凈凈,可在地上爬行,偶爾鉆下水溝,

身上難免沾上不少污物、細菌和寄生蟲,面對這種臟兮兮的魚,誰不擔心病從口入?

所以攀鱸魚成了人們最不待見的魚,就連釣魚的人遇到,也難免心里不痛快,

因為這種魚吃食勇猛,有它們在的地方,其他魚早沒了。

看到這里,你可別嘆氣。野生的攀鱸吃不了,還有人工養殖的可以吃。

人工養殖的攀鱸都在水源充足,水質好,附近無污染的池塘中養殖。

池塘一般5到20畝,為了方便攀鱸露出水面呼吸,池塘不會太深,只有1.5到1.8米。

池塘配備完善的進、排水系統,保證水質良好。池梗還建30到40厘米高的放逃設施,

這種魚即便能上岸,也逃不走,只能乖乖回去。

攀鱸吃的,是輪蟲、枝角類和橈足類等浮游動物。在池塘使用前會嚴格進行消毒,

然后再投放一些有機肥促進這些動物餌料的生長,再投放魚苗。

魚長大以后胃口大增,這時候又會投放有機肥,促進餌料生長,以滿足正長身體的大魚需求。

到了中后期,光靠生物餌料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這時候就要投喂人工配合的顆粒飼料,

每天早兩次晚兩次投喂,每15到20天抽樣檢測魚體生長情況,依照實際情況調整餌料投喂量。

搜爆犬退役後太閑了,以為被開除,主人只好買來「彈藥」陪演戲,真是勞碌命汪
2024/05/19
養公狗和養母狗的4大差異,養過的網友:太真實了
2024/05/19
柯基與金毛相愛,「生下獨子」,一出門就成為「吸睛焦點」:太特別啦!
2024/05/19
「柯基和比特犬」生下愛子,看到小汪長相,鏟屎官無奈歎氣:「霸氣全無」啊!
2024/05/19
體長是人類身高四倍!岸邊出現「圓頭海蛇」,老漁夫也不敢靠近
2024/05/19
完全是實力派!阿柴被「水泥靠枕」壓到表情超有戲 汪:快來救偶
2024/05/19
靠「躺平」走紅的小奶狗,一年後變漂亮了,還有50多萬粉絲
2024/05/19
哈士奇媽媽生下一窩小二哈,從此主人三天哭一次
2024/05/19
橘貓身上插了5天的塑料棍,好心人幫忙拔下后笑噴:誰家熊孩子干的!
2024/05/19
擔心柯基孤單,又養了松獅陪伴,一年後兩小汪「畫風突變」,笑噴鏟屎官!
2024/05/19
小狗救下一隻喜鵲,一個月後媽無奈:不得了了,鳥被帶壞了!
2024/05/19
2頭白鯨「退休」了!為水族館工作10年后,小家伙「笑瞇瞇道別」好開心:終于可以回家啦~
2024/05/19
吃草就長肉,繁殖能力驚人,為什麼兔肉沒有成為人類的主要肉類?
2024/05/19
柯基陪主人打麻將到凌晨,從「滿臉笑意到生無可戀」:有完沒完啊?!
2024/05/19
「美麗斑紋」豹媽與「酷帥又霸氣」豹爸,生出罕見「豹寶寶」,太難得了
2024/05/19
南極海豹強迫帝企鵝,時間長達40分鐘,得逞後還將它吃掉
2024/05/19
柯基與德牧「生下混血」,看到崽崽長相,鏟屎官崩潰了:理想和現實,隔了一個銀河系!
2024/05/19
美國游客堵車「遭遇3頭黑熊」,竟腦子抽瘋去「擊掌」,黑熊一下子興奮了!
2024/05/19
6只小獵豹幼崽,躲在媽媽身後超可愛,1年後「複製貼上」 網笑:誰是媽?
2024/05/19
家有15只虎斑貓,一到夜晚就「鋪滿床」,媽每天上演「雜技式」上床
2024/05/19